川大二幼何北老师荣获四川大学“十佳后勤服务人员”殊荣
愿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2017年9月8日,在第33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四川大学隆重举行“四川大学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大会上揭晓了“十佳师德奖”、“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奖奖”、“十佳后勤服务人员奖”、首届“四川大学伯乐奖”等获奖名单。我园何北老师获得了“十佳后勤服务人员奖”荣誉称号。
何北,中共党员,武侯区学科带头人。从事幼教工作25年,先后承担了班长、教研组长、课题组长、教学助理工作。工作中她一直从高从严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现代科学的育人方向,立足本职,严格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勤奋踏实工作,为川大二幼的特色打造、教育科研和师资队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倡导美的教育,勤恳耕耘“润物细无声”
在教学一线实践和管理中,何老师努力践行“生活化美术教育”,“让幼儿享受艺术创作快乐”的美术教育特色理念,让孩子们在“美的教育”中形成美的态度、美的情感、美的行为。在川大二幼升等定级以及多次的对外交流展示中,何老师组织的美术活动频频获得幼教专家及同行的肯定和好评。
几年来何老师撰写了大量的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教学反思,在“以美立品,以美载德,以美启智,以美促知”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园有数百名孩子在全国中小幼优秀美术作品大赛中频获金、银、铜奖,幼儿园也多次被授予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二、践行科研兴园, 勇攀高峰“上下而求索”
近年来,何老师分别参加和主持了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在2015年,何老师主持的新课题《绘本资源整合于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正式立项为成都市规划课题,自此实现了我园市级课题零的突破,使我园的科研上到了新的高度。开题两年来,课题组有3篇文章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或教案在各级评赛中获奖,课题组老师多人次获得全国幼儿美术比赛模范辅导奖,本课题获成都市规划课题年度考核一等奖、区一等奖,何老师执笔撰写的课题报告获全国美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何老师在幼儿美术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长为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两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幼专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于2016年被武侯区政府授予“区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目前正被推荐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
三、打造特色师资,携手成长“清源活水来”
近5年来,幼儿园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何老师从2015年开始尝试以微型课题的形式对职初期教师的职业适应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版块式、专题式职初期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出多种有效可行的策略,有效促进了职初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此成果先后三次在成都市及全国教学论文评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于2015年在武侯区课改中心组进行了交流汇报,使职初期教师职业适应的支持性策略得以推广和践行。
于此同时,何老师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开展了以专业学科为指向的专题式培训,为幼儿园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求实创新、专业精湛的骨干队伍,在各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培养出了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武侯区优秀班主任、武侯区优秀青年教师、武侯区教坛新秀等,向全区乃至全市幼教同行展示我园在幼教改革中的成果和收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25年前,何老师踏入川大二幼的大门,她就学会了这句话。25年来,她一直践行着这句话,也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深刻体会着这句话的含义。她乐意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让孩子生活幸福、成长快乐;她愿意用坦诚的爱心培育坦诚的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师生如伴同成长,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和辉煌!
川大二幼 张颖